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的会计处理是《中级会计实务》收入章节的核心难点,其摊销与减值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表的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确认为资产的合同成本需采用与相关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系统摊销,且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以反映资产真实价值。2025年考试大纲延续"履约进度匹配"原则,要求考生掌握递延成本资本化后的动态计量逻辑。
合同履约成本需根据服务完成进度分期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具体表现为:当履约义务按时段确认收入时,按实际进度比例摊销;按时点确认收入时,则在控制权转移时全额结转。例如建筑施工企业按月确认20%工程进度,对应的材料采购成本需同步摊销20%。合同取得成本作为增量成本,应采用直线法在合同期内摊销至销售费用,若合同续约需重新评估摊销期限。
资产负债表日需比较合同成本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剩余对价现值-预计转化成本。当企业遭遇客户信用恶化、项目终止等情形时,应对照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规则,将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成本减值允许转回,但转回后账面价值不得高于假设未计提减值的原始摊销值。
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中合同成本的计量常成为命题焦点,2025年真题曾考核售后回购业务的成本摊销处理。考生需特别注意可变对价情形下的摊销基数调整,以及亏损合同下的减值特殊处理规则。斯尔教育《主观题专题突破班》提供二十类经典业务模型解析,帮助考生构建完整的实务处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