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如何理解?考点解析全掌握

24
2025-09-22 13:2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核心难点之一,其本质源于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的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反映未来可抵扣税款的潜在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则体现未来需补缴税款的义务。理解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逻辑、掌握暂时性差异的判定规则是解题关键。备考建议结合斯尔教育《打好基础》系统学习,配合《冲刺99记》强化记忆。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源于会计与税法对资产、负债计量规则的差异。当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则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这类差异具有时间性特征,会在未来转回时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注会考点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如何理解

核心差异的产生逻辑
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假设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按5年计提折旧,而税法允许加速折旧按3年抵扣。前三年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折旧额<税法折旧额),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后两年则转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折旧额>税法折旧额),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种差异会通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公式影响利润表。

实务判断的三大要点
1. 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如超标业务招待费)
2. 可抵扣亏损需以未来盈利可能性为前提
3. 合并报表中需考虑评估增值/减值的影响
备考时应重点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的计量规则,特别是特殊事项处理,如未弥补亏损、政府补助等涉及的递延所得税确认。

斯尔教育备考方案推荐
基础阶段建议使用《打好基础》教材系统学习会计科目核算规则,配合难点小灶班突破暂时性差异判定难点。冲刺阶段通过《冲刺99记》记忆资产/负债确认条件公式,结合《5年真题·3套模拟》进行差异类型归类训练。对于合并报表等复杂场景,可参加斯尔模考进行跨章节综合演练。

相关资讯